各类能源助推着时代发展,但并不是所有能源都有再生的能力,所以想要实现可持续性的发展,就一定要关注可再生能源。
在广大民众的眼中,风力发电是一项优秀的发电技术,但事实上,风电也有一定的危害,甚至在不少欧美国家的眼中,它就属于“垃圾电”,但中国却加大建设力度,这是为什么呢?
一、风力发电的优势
光从风力发电装置的外观上来看,它其实是与风车长相类似的,只不过风力发电装置可要比风车大多了。
据了解,风力发电的叶片长度是在60米左右,这就相当于是大型客机的机翼长度。
也正是因为该装置的尺寸比较大,所以在制作的过程当中,也要耗费更多的时间,为了保证其寿命和顺利的运行,一般来说,都需要使用高强度低密度的材料。
一个叶片长度就为60米,那么把整个风力发电装置组合起来,它的重量就能达到10吨。既然风力发电装置的重量如此庞大,那它究竟是如何运行的呢?
其实在我们的印象当中,风力发电装置也并不是在全国各地都安装的。一般来说,只出现在西北地区,这主要是因为西北地区的风力较大,风力发电装置才能真正显现出它的作用。
当空气中风的流动速度足够快,就可以把该装置的叶片带动起来,当叶片开始旋转,风车内部的齿轮也会出现转动。
当到这一步就意味着,风力已经转化成了机械能,只要机械能与发电机进行适配,我们就实现了把风力转化为电能这一目的。
其实风力发电总体的原理还是比较简单的,但风力发电装置也有一个核心的技术,就是内部的齿轮。
如果风力只能带动起发电装置的叶片,那它也没有任何作用,只有真正带动内部的齿轮,才能转化为电量。
虽然建造风车也要花费一笔不菲的资金,可要知道,发电装置给我们提供的电量同样也是极其庞大的。如果风车能够保持一天的转动,那么它能转化的电量就可达到4.8万度左右。
在当下这个资源紧缺的时代里,像风力发电这种可持续发电、并且无污染的装置是非常值得推行的。
不过若我们放眼于国际,就会发现目前似乎只有我国在大力推行着风力发电,很多欧美国家都并不认可这种发电方式。
二、欧美国家并不认可
其实风力发电在上个世纪就已经出现了,当时也算得上是风靡国际了,毕竟很多国家都没有见过这种新颖的发电方式。
然而现在很多欧美国家却抛弃了风力发电,在他们看来风力发电就等同于“垃圾电”,为什么会得出这样的结论呢?
欧美地区的第1台风力发电装置是在20世纪30年代正式研制成功的,从安装开始一直到被拆除,使用年限都超过了20多年,在这20年间,该装置所产生的电量也是不能忽视的。
按理来说,该装置是值得被欧美国家认可的,但没想到,这些国家却觉得风力发电弊大于利。
就比如说美方国会就明确表示,每年有多达57万只鸟类因风力发电装置而死亡,除此之外,还有大量的昆虫也同样死于风力发电装置。
其实这也不难理解,毕竟无论是鸟类还是昆虫,它们都有一定的趋光性,而风力发电装置在夜晚转动的过程中,会散发亮光,而鸟类靠得太近,就很容易受到伤害,甚至死亡。
除了以上这个因素以外,还有就是欧美国家觉得自己对风力发电的控制力也较弱,根本无法充分的应用风力发电。
因为风力的大小是不受人掌控的,而风力发电机内部的齿轮也容易出现忽大忽小的情况,此时就无法顺利的输送电力。
绝大多数欧美国家的地域面积都并不是很广阔,在这样的情况之下,如果想要安装体型高大的发电装置,有关部门就必须要进行详细的实地考察,如果发电机与民众生活的地方离得太近,还有可能会面临投诉。
正是因为以上这些负面影响,所以很多欧美国家觉得风力发电装置根本没有存在的必要,所以纷纷拆除了该装置。
风力发电装置当然不是十全十美的,但在我国,该装置的积极意义明显要更多。
我国地域面积足够广阔,所以有关部门只需要考察这个地区的风力状况,就能决定是否要安装风力发电装置。
而且有不少偏远地区电力并不通畅,时常会出现电力不足的情况,在安装风力发电装置以后,电力的供应会更加稳定,大众的认可度也很高。